第61章 耽誤培養感情(1 / 1)

陸良辰和薑海棠走得很近,不時地指著擺放的商品說幾句。

很快,二人走到了手表櫃台。

“陸廠長,我打算買一塊手表。”

陸良辰立即問:“錢和票有嗎?”

“有,廠裡給的特殊人才補助裡有一張手表票。”

廠裡還挺人性化的,給她的票,正好是她想要的票。

“那就好。你想好了買什麼牌子嗎?”

“我想買一塊價格比較適中的。”

薑海棠買手表,隻是為了看時間。

“最近來了一款梅花女士手表,很漂亮,要不,你考慮下這一款?”

薑海棠仰著臉看陸良辰,陸良辰不好意思摸摸腦袋。

“陸廠長,手表主要是看時間,隻要時間準確,沒必要買太貴的。”

除非是那幾款進口的奢侈品。

不過,買手表黨投資不劃算,沉沒成本太高。

陸良辰隻是提醒一下,並沒有更進一步勸。

兩個人相處,尊重是最重要的。

尤其小姑娘現在好像還挺自卑的,順著他沒毛病。

“陸廠長,手表並不保值。前幾年,小日子生產出了石英手表,這個消息您聽說了嗎?”

陸良辰沒明白,為什麼忽然說到石英手表?

小日子生產出石英手表這個事,他確實沒聽說。

“我預測,再過幾年,價格低廉的石英手表會逐步地代替現在的手表,手表價格會大幅度下降。”

石英手表的技術,目前國內沒有掌握,如果有哪個表廠提前掌握了石英手表的技術,必然能搶占市場份額。

“可能你的預測是正確的,那咱們就買上海牌的,好用。”

薑海棠其實想看看,有沒有比上海牌手表更便宜的,但上海牌也可以,能承擔。

二人到了手表櫃台,玻璃櫃子裡零零星星放著幾塊手表。

薑海棠打量了一下,竟然都是男士表。

她想買一款小巧的女士表,顯然沒有。

薑海棠努力回想了一下。

是的,國內第一款女士手表,現在還沒有生產出來呢。

上輩子有過報道,1975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這天,上海牌手表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隻機芯直徑符合國際通用標準的女表機芯,國內才第一次有了國產的女士手表。

薑海棠不打算買進口手表,便隻能在男款手表裡選了一款順眼的。

還好,這款手表隻要八十二塊錢,在薑海棠的消費範圍之內。

薑海棠試戴了一下,還行。

“就這款吧。”陸良辰也覺得這塊手表挺好看,挺適合薑海棠。

“那就這塊吧!”

薑海棠痛快地拿出錢票付款。

陸良辰心裡其實是想幫著薑海棠付款的,但就小姑娘這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樣子,他要是提出付款,說不定,她連手表都不買了。

二人又開始了買買買。

薑海棠一個人過日子,需要的東西不是很多。

但是作為特殊人才,給薑海棠的票有好幾種呢,總不能浪費。

“陸廠長,前麵有賣毛線的,我們過去看看。”

看到毛線的時候,薑海棠想起自己手裡還有幾張毛線票,正好天氣越來越冷了,該織毛衣了。

“正好,我手裡也有兩斤毛線票,我也用不到,給你!”

“陸廠長,我自己有,可不能再收你的。”

薑海棠連忙拒絕。

“我放著也是白放著,我又不會織毛衣。”陸良辰說的理所當然。

“可以給家裡人。”

“我家人都不在本地,再說他們也不缺這個。”陸良辰還是堅持。

小姑娘什麼都好,就是太客氣了。

“要不,陸廠長您買兩斤毛線,我給您織毛衣?”

薑海棠覺得這個提議不錯。

陸良辰也覺得這個提議不錯。

兩個人這次算一拍即合。

“要辛苦你了,海棠。”

薑海棠為自己能幫忙開心,笑眼彎彎地說:“您幫我那麼多,給您做點事我很開心。”

這時候的毛線顏色很好,最後兩個人選了兩斤黑毛線,兩斤白色毛線,還有一斤紅色的毛線,都選的羊毛百分之七十的混紡毛線。

手裡的幾斤毛線票正好花完,手裡多了一堆毛線。

陸良辰將毛線給薑海棠:“你拎著這個,其他的給我就行。”

兩個人接著去買了鍋碗瓢盆。

對於薑海棠要賣鍋碗瓢盆陸良辰是反對的。

“我家裡都有,我又不會做飯,直接搬到你那邊去就好了。”

薑海棠笑笑說:“陸廠長,親兄弟明算賬,何況我們之間。”

“你都答應給我織毛衣了。”

“您之前還給我買衣服了呢。”

好吧!

小姑娘很執拗。

“東西都買齊了,陸廠長,我們回去吧。”

“等等,我還要買一樣。”

薑海棠想著陸良辰都陪著她小半天了,他隻買一樣,肯定得陪。

“陸廠長打算買什麼?”薑海棠看陸良辰走的方向好像是縫紉機櫃台,好奇問。

“縫紉機!”

啥?

薑海棠以為聽錯了。

陸廠長好好的買縫紉機乾啥?

他一個大男人,又不會用縫紉機。

“我手裡正好有一張縫紉機票,快過期了,先買回去再說。”

“可是,陸廠長您也用不到,買回去放的時間長了,就變成舊的了。”

等結婚的時候,萬一對象嫌棄怎麼辦?

“沒事,先買,總有用處。”

陸良辰若有所思地看一眼薑海棠。

不能讓小姑娘總去劉主任家裡借用縫紉機,總在劉主任家裡貓著,他還怎麼和她培養感情?

也不能讓小姑娘一直手縫,太辛苦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買個縫紉機回家,給她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