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不跟你說了,我去雞場那邊看看。”沈雪寧轉身去了養雞場。
她有一個養了幾千隻雞的養雞場,兩年過去,養雞場早就實現了循環養殖,並且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買雞,還可以撿不少的雞蛋。
養雞場交給了張沫看著,她很稱職,養雞場沒出過什麼問題。
這次沈雪寧過去是因為張沫告訴她,養雞場的雞蛋不夠了,問她是不是要增加一些養殖。
沈雪寧沒有給她答複,說她看看再說。
養雞場這邊,工人正在山裡撿雞蛋。
工人在山裡搭建了雞窩,雞窩裡放著乾爽的甘草,弄得舒舒服服的,母雞都很喜歡在雞窩裡下蛋,因此不用漫山遍野找雞蛋。
不過工人會經常去山裡巡視,總是能撿到雞蛋,有時候還會看到抱窩的母雞。
遇到這種抱窩的母雞都會任由它們抱窩,正好補充雞群的數量了。
不過想維持循環養殖,每個星期都會購入五百隻小雞,然後養大……
沈雪寧一過來便聽到嘰嘰喳喳的聲音,還有公雞打鳴的聲音,山裡都是雞,顯得十分熱鬨。
張沫看到沈雪寧到來,連忙放下手裡的事走過來:“沈總。”
沈雪寧對張沫點點頭,神色溫和:“你在電話裡說雞蛋不夠了?”
張沫道:“對,應該是多開了一個火鍋店的原因,而且最近有很多遊客來買土雞蛋,雞蛋就有些緊缺了,你看要不要增加一些養殖?”
沈雪寧望了望整座山:“目前來說,以現在山峰的麵積養現在數量的雞是最合適的,要是再增加養雞的話,這山的麵積就不夠了。”
張沫道:“那不增加養殖嗎?我們的雞和雞蛋都暢銷,不增加養殖的話我覺得挺可惜的。”
沈雪寧想了想:“想增加養殖的話需要擴大山的麵積……”
張沫學著沈雪寧的樣子看了看山:“要不再擴大一些養雞場?”
沈雪寧沉默了一會兒:“旁邊種著油茶樹和花椒,要不把油茶樹那座山給納入到養雞場裡?”
張沫眼前一亮:“這可以啊,雞群可以吃樹下的草,雞屎可以肥地,互相促進。”
沈雪寧思考,的確,澆灌油茶樹的時候用的是含著靈泉水的水,這些水很容易促進野草的生長,隔三差五就要請人去除草,雖然草都用來喂牛了,但這個人工費還是挺貴的。
張沫等著沈雪寧的決定,一直沒說話。
沈雪寧想了幾分鐘,而後點了頭:“我再合計合計,要是可以,我告訴你。”
張沫點點頭:“好。”
沈雪寧轉身下山了。
她現在要思考的就是擴大養殖更劃算,還是不擴大更劃算,但其實不用這麼想,肯定是擴大了劃算,畢竟她這裡的東西都是不夠賣的。
隻思考了一個小時,沈雪寧就準備擴大養殖了,正好養豬場那邊修建好了,有了人手。
沈雪寧跟張沫說了一聲,隨後就安排包工頭他們去施工,把油茶樹那個山頭圍起來,擴大成養雞場。
同時還要擴大一些雞舍,不然雞多了沒地方住。
食物那些有人專門負責,隻需要提前說一聲,他們自然會提前準備的。
養雞這個團隊已經成熟了,擴大養雞場隻需要添一些人就能正常運轉起來——沈雪寧準備增加三個員工,其他不變。
沈雪寧把這些事情安排好,就上山去幫著采摘油茶籽,儘快把油菜籽采摘了,晾曬起來。
天氣越來越涼,再往後就沒有那麼好的太陽了。
在采摘期間,發生了一件令沈雪寧高興的事,那油菇居然又長起來了。
大家都知道,菇類長得都特彆快,油菇也不例外,才過去兩三天,油菇又長起來一大片。
秋季是油菇生長的季節,其他季節都不合適,所以有撿不完的油菇。
在撿到油菇的第二天,食堂和火鍋店就推出了油菇,大家吃了之後,沒多久食物榜單上就出現了油菇的名字,大家都說好吃。
於是沈雪寧安排了一部分來撿油菇,這麼好的油菇,肯定是不能浪費了。
……
工廠裡。
空地上全部曬滿了油茶籽,連帶著空氣裡也彌漫著茶籽的青澀味道。
沈雪寧跟工人一起回到了工廠,原因就是工廠把脫殼機送來了。
脫殼機跟打米機差不多大,因此隨便哪個角落都可以放,沈雪寧來到工廠不久,對方就給沈雪寧打電話,說機器運到了。
工人把機器搬運到了工廠裡,沈雪寧準備嘗試一下。
一開始采摘回家的油茶籽已經曬得可以搖響了,正好可以用來嘗試。
把機器通電,再把油茶籽用鏟子鏟入入料口。
機器一陣轟隆隆的運轉,茶籽仁和麵上的青殼就被分離了,而且分離得很乾淨,看起來很不錯。
讓機器脫殼了一個多小時,機器都運轉得挺好,沈雪寧就給付了尾款。
雙方都很高興。
機器繼續給油茶籽脫殼,轟隆隆的聲音響徹了大半個工廠。
沈寶宏在一旁拍攝,看著運轉良好的機器,感歎道:“真的是科技改變生活,要不是你去搜索,我都不知道有這樣的機器。”
沈雪寧道:“不說你,我也不知道,不過真挺好用的,以後脫殼方麵沒煩惱了。”
沈寶宏道:“現在真是什麼都有得賣啊。”
沈雪寧點點頭:“是啊,隻要有錢,就算沒有,都可以定製。”
沈寶宏非常讚同:“這個定製真的很美好,你可以寫程序,讓人定製一樣獨特的機器我覺得也是可以的。”
沈雪寧看了眼沈寶宏,不置可否。
……
油茶樹山。
安裝雞圍欄和采摘油茶籽同時進行,幾天之後,油茶籽采摘完了,雞圍欄也安裝了一半,進度還算可以。
沈雪寧巡視了一下山頭,而後下了山,去了工廠的榨油車間。
一開始采摘脫殼的油茶籽曬乾了,可以用來榨油了,沈雪寧去了工廠,裝了一些油茶籽送去了榨油車間。
這裡有一個專門負責榨油的工人,沈雪寧把油茶籽送過來之後,他就開始了榨油工序。
在榨油之前,油茶籽需要放到一個機器裡去炒熟,炒熟之後再進行榨油。
以前是人工來炒,但人工太慢了,根本無法滿足工廠的需求,於是現在都是機器炒。
在炒的時候,機器也會把油茶籽裡麵的渣滓給排除掉,確保炒好之後是乾淨的。
炒製沒一會兒後,沈雪寧就聞到了清新的油茶籽香氣。
“好香。”沈寶宏嗅了嗅空氣。
“是挺香啊。”沈雪寧也聞了一下,附和道。
“用來炒菜是不是很好吃?”沈寶宏一臉期待。
“那肯定的啊。”沈雪寧想起一件事,“你不是要為我做一頓飯,你可以用這個茶油來試試。”
“抱歉,你不提我都要忘了,我明天就做,你想吃什麼?”沈寶宏有些不好意思。
“你做拿手好菜就是。”沈雪寧不挑。
“那我晚上計劃一下菜單,明天給你做一桌菜。”沈寶宏許諾。
“行。”沈雪寧期待。
油茶籽在機器裡炒熟之後,工人轉移到了榨油機裡,開啟機器,很快就有清亮的油流出來,彙集到
沈寶宏道:“油出來就更香了。”
沈雪寧道:“一會兒你拿一桶油回去,留著我們自己家吃。”
沈寶宏點點頭,應道:“好。”
……
第一批跑山豬崽已經適應了環境,第二批跑山豬崽今天又運來了。
沈雪寧在門口主持著大局,把小豬仔一個個卸下來,放到豬圈裡去,先喂水,喂食物,關上半天,先適應適應再放出來。
卸豬仔的時候,小豬不停地叫喚著,把第一批小豬給吸引來了不少。
大家就覺得,沈雪寧養的動物似乎都更聰明,更有靈性一些。
沈雪寧擔心小豬仔攔著路,她讓牧羊犬來把小豬仔給趕走了,不然真的可能踩著它們。
把路讓出來,卸貨就更快了,一卡車的小豬仔半個多小時就卸完了。
這些小豬仔都是養在野外的,性子十分野,進入豬圈後,不停得跑來跑去,精神旺盛極了。
直到工人給它們喂食物,它們才安靜下來,看它們大口大口喝水的樣子,應該是口渴了。
沈雪寧站在圍欄外看著它們吃東西:“黑乎乎的,但長得胖,看起來還挺可愛的。”
沈寶宏道:“現在小,看著還可以,等長大了就不可愛了。”
沈雪寧看了眼沈寶宏,但沒有說什麼。
鄭文等工人去拿了一些白菜葉子回來,然後把白菜葉子灑在豬圈裡,讓小豬仔先吃點兒東西墊墊肚子,那邊已經在煮豬食了。
工人沒有收到具體運豬來的通知,因此一切隻能即刻準備,這就有些忙碌了。
沈雪寧見工人實在太忙了,於是去忙著一起準備,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
忙忙碌碌,忙忙碌碌,又到了一天裡下班的時間,沈寶宏去工廠提了一桶油回了家裡。
他給沈雪寧打電話:“現在時間還早,要不我今天給你做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