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漁具銷售市場(1 / 1)

從光盤錄製作坊出來,秦大河艱難的拉著推車,上麵有八箱子光盤。

兩萬張光盤八百斤重,這裡可沒人幫他忙,隻能自己一個人抬了。

一箱子一百斤,抬到車子上人都汗濕了。

這陸巡開時間久了,他還蠻喜歡的,拉貨是真猛啊。

八百斤載重,點一下油門就竄出去了,跟空車差不到哪裡去。

隨後開著車子去了順豐,給每個代理商、漁具店發貨。

隻要和他合作的店鋪,必須承擔一些光盤銷售任務。

四個代理商每人四千張,剩下的則是那三十多個漁具店承擔。

這玩意不賺錢,但大家都樂意賣,甚至主動推銷光盤。

每多一個鰱鱅佬,一個月最少要貢獻幾百塊錢呢。

還要給一些散店配貨,這些人要貨很淩亂,豔豔有時候總彙賬單的時候,都有點頭疼。

六月份雖然增加了一個代理商,但散店發貨量還是有一萬五千斤。

這個月八百斤光盤發出去,一萬斤快遞任務都快湊夠了。

順豐的秦老板看到他都滿臉堆笑,每個月快遞費都乾兩三萬,這麼穩定的客戶可不好找。

“秦哥,這是光盤分配方案,單子你們自己填啊。”

這玩意有點煩,將近四十張單子,他一個人得填半個小時。

“還有300斤鰱鱅餌料,60斤玉米,發到江西贛州那邊的。”

所有的發貨點順豐都有記錄的,他隻需要把大致的地點說一下就行。

“好,這個我來弄。”順豐的秦老板笑著說道,“中午去喝一杯?”

“開車呢,哈哈。”婉拒了對方的邀請,這會兒都十一點了,他也要回家吃飯。

太陽越來越熱,打個招呼他就上車了。

車裡的空調吹了一下,頓時舒服起來,一腳油門駛出了新市口,往長江大橋方向開去。

......

......

下午,他又龍王拐去跑了一趟,把窩子給養了一下。

做生意歸做生意,哪能耽誤釣魚啊。

都多久沒釣了,白天又曬,他對這個青魚窩子可是抱了很大的希望。

回到家裡正好憨娃送東西過來。

“哥,魚籽。”

看著兄弟遞過來的一大串魚籽魚泡,秦大河眼睛一亮。

“那個大口鯰殺了?”

“嗯,出了好多籽,還有魚泡和肉。”魚腹還切了一半送過來。

“嗬嗬,大口鯰的魚籽有重金屬,咱們少吃些,一人一半,你回去也嘗嘗。”他樂嗬的用手拽一半出來。

這玩意有微毒他知道,但是好吃啊,隻要不頻繁吃就沒事。

反正那一大塊魚腹也夠吃了,放一起燒燒就行。

“剛剛我把窩子養了,你這兩天多陪陪寶兒。”他就差鞠躬儘瘁了,哪天晚上不折騰兩次。

馬上出去夜釣,老婆肯定要哄好的。

“我曉得。”

天熱,憨娃把魚送來就準備回去了。

“先等等,和我講講模具的事兒。”把人拉到陰涼的地方坐下,抽出香煙遞了過去一根,自己也點上。

“挺好用的,就是打磨費勁,師傅弄半個小時才能打磨出來一個合格的模具。”

“效率怎麼樣?”

“有這個輔助的話,我一天能做六七十個,就是準備材料費功夫。”

秦大河點了點頭,這是手工生產的弊端,什麼都是大師傅一個人乾,產量上限就在這裡了。

“單獨做漂肚呢?一個小時能做多少個?”

“大概十幾個吧,師傅也一樣。”娃兒憨笑一聲,美滋滋的吸了一口香煙。

有了模具,師傅的速度有時候比他還慢呢。

秦大河算了算,若是搭建流水線的話,以老丈人和憨娃為核心,一天生產兩百支重漂沒什麼問題。

一個月就是六千支了,四個代理商手下差不多80個漁具店,加上三十多個散店,也就是一百一十多個銷售點。

平均分下來,一個店每月攤到六十支浮漂,每天賣兩支。

這還賣個蛋啊,開流水線也不夠。

“你先回去吧,我琢磨點事兒。”

“哎!”憨娃兒點點頭就走了,他也不會做生意,幫不了大哥的忙。

秦大河拿個筆寫寫算算,又打電話給湖北的萬老板這邊。

“萬哥,餌料銷售情況怎麼樣?”

“挺好的,我自己的店一天都要賣四五十包,這個月批出去7000斤了。”

“厲害的。”他真心實意的說道。

“哈哈,二十塊錢一包,我們這不少釣手都開始賺錢了。”

“給我說說漁具銷售情況唄?”

“釣箱賣的很快,我這都賣了二十多個出去,就等形成風潮了,現在批發還是有點難度。”

釣箱批發價起碼要200左右他才能賺一些,這個價格很多小漁具店都不太敢進貨。

“釣台的銷售要差一些。”

“這樣啊,我問你個事兒,手工漂你散賣的話,一天能賣幾支?”

目前這些浮漂到了二級代理手中,都是不批發的,直接自己賣了。

利潤高不說,拿給熟客還能賣個好。

現在的漁具廠家也很少生產重漂,市場需求還是很大。

“e,我這應該算是比較難找的漁具店,一天賣個十幾支沒問題。”

好找的漁具店都在漢江邊上,他主要是做批發生意。

“重漂的需求量和鰱鱅餌料售賣成正比,你確實要想辦法多搞點重漂了,很多人都是普通浮漂上麵插泡沫。”他哭笑不得的說道。

秦大河點了點頭,去湖北的時候,那些個鰱鱅佬很多都是這麼操作的,不然浮力不夠。

釣鰱鱅是釣浮,經常遇到走水、風浪等問題,需要雙鉛定位,加上彈簧鉤和一大坨餌料,普通四五克的浮漂根本沒用。

“行,我找人生產去”

“釣台的話,有些小比賽你去讚助幾個釣手免費送,算我頭上。”

“好。”

釣台在黑坑和比賽中應用還是很廣的,野釣就不行了,太重。

他當初也就定了五百個,怕賣不掉呢。

隨後又撥了電話給其他三個代理商都詢問了一番。

釣箱的售賣普遍比較好,新式釣魚還是有人願意買單的,能當伸縮板凳,能裝東西。

還有支架、餌盤等等配套漁具,著實方便的很。

釣台的話,售賣情況都很差,也就大劉這邊賣的好。

還讓他發50個過去,再補100個釣箱和5000斤鰱鱅餌料,這樣能省運費。

一個釣台二十多斤,加上100個十斤重的釣箱,就是一噸多重,走快遞有點虧,還不如叫個貨車,再加5000斤餌料,下個月返點都多一些。

秦大河把訂單給記下了,這貨也不怕壓資金,聽說在附近還弄了個倉庫。

“怎麼賣這麼快啊?萬哥那邊都賣不動。”

“哈哈,我這邊給一些朋友送了些,這些人也給麵子。”大劉嘚瑟的說道。

滬市黑坑不少,還有人去太湖那邊釣魚的,大家很樂意和一個大少爺結交。

而且魔都私家車多,釣台銷售這才起來的,湖北那邊釣台賣不動的根本原因還是出行方式不一樣。

沒有私家車,一個釣台一個釣箱都三十多斤了,到了釣位人都得累死。

“牛逼,送出去的記我賬上,多少給你補。”

“算了,好歹我也是股東,咱倆這點賬不用算的。”他對這麼些東西是真無所謂。

而且也不記得送多少出去了,自己的人情自己拿著多好。

“行,明天給你安排發貨。”

又詢問了一下手工浮漂的事兒,沒想到一個個都要貨,甚至

十幾塊錢一支的蘆葦重漂,現在根本買不到。

秦大河聞言心裡就有數了,浮漂要擴產。

流水線的事兒還是不急,廠子還沒建起來,先用家庭作坊這種生產方式來看一下市場反應。

這麼多個漁具店,售賣也是有區彆的,他可不會盲目擴大產能。

阿爺給那些個木匠下發個任務,可以賣一份人情,做浮漂可是比乾木匠賺錢。

沒有那種莊園類似的大活兒,一天兩三百就到頂了。

以後搞流水線擴大生產的時候,就直接把人招過來乾,自家老丈人再當領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