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收購釣箱?(1 / 1)

東西收拾好,隨後便開始先去找地方吃飯。

車裡其實還有兩個饅頭,但這會讓還能扛餓就不吃那玩意兒,噎得慌。

一路往市區開去,想了想,特意繞到麵條館那邊看了一下。

果然關門了,上麵貼了兩個封條,不少人指指點點的,都比較奇怪。

生意這麼好的麵條館,居然被查封了,他家的鹵鵝可是一絕。

秦大河蛋疼的看了一眼,什麼破店,瞎幾把添加調味料,草。

搞得他現在心裡還惦記著燒鵝呢。

索性直接去邊上找了家老廣本地飯館吃飯,兩廣人民極為好吃,能開的下去的本地飯館就沒有差的,這點秦大河心裡十分清楚。

他上輩子來深圳和老廣打交道也挺多的,掙了錢不舍得穿不舍得用,大夏天的空調都舍不得開,但在嘴上從來都沒虧待過自己。

十五塊的牛仔褲跟人砍價半天,幾百上千塊的石斑魚說買就買。

“夥計,你家有什麼特色菜?”進門剛坐下他就喊上了,早上到現在六七個小時沒吃,餓得要死。

“這位先生,生猛活食仲意吔?我們的頭牌三吱一定食啦,真係好食到唔得了。”

秦大河聞言有些頭疼,不怕廣佬說方言,就怕他們普通話和本地話摻雜著一起說。

“算了,給我切一份燒鵝掌,一份白灼菜心,再上半隻白切雞。”他揮了揮手打發了夥計。

三吱這菜彆說他個外地人了,本地吃的都不多,剛生下來的小老鼠蘸著料汁吃,還在嘴裡吱吱叫,想著都有些惡心。

白切雞和鵝掌是最先上來的,又要了一碗米飯,雞肉吃著是真嫩啊。

最裡麵的肉微微見紅,僅有骨頭上麵貼著點紅色血絲,火候剛剛好。

哪怕雞胸肉吃著都不覺得柴,入嘴反而能吃到汁水。

每次來廣東吃飯,他都十分佩服粵菜廚師的手藝,等婆娘來了一定要好好嘗嘗。

因為距離麵館比較近的原因,老板和夥計們還在聊著人家關門的事兒,作為同行,肯定是打聽過的,知道封店的原因。

“害人不清。”有客人聽到原因也在罵,周邊人幾乎都吃過他家的燒鵝。

“我說鹵鵝怎麼賣不動呢,撲該仔。”廚師的罵聲都從廚房穿了出來。

“臭Hi死老豆死全家!”

“老板,你家的應該沒放吧。”秦大河一邊啃著鴨掌一邊問道,他也就吃了兩次,還沒上癮呢。

五十多歲的老板頓時漲紅了臉,直接開始賭咒發誓,“冇啦,騙你天打五雷轟。”

“這家確實沒放,查封的那家麵館燒鵝味道都不一樣。”邊上有個阿叔說了句公道話。

廣佬本身對食材的敏感度很高,以前是沒察覺到,現在反應過來很容易辨認的。

看到他吃鵝掌吃的這麼香,老板還讓人送了一份鵝翅膀過來。

多了一份鵝翅膀,秦大河飯都顧不上吃,懟著燒鵝一頓炫。

雖然沒有麵條館那一家香,但也有獨到之處。

就連菜心都是挑選過的,主打的就是脆嫩。

價格也貴,付賬的時候,一道大葷菜都沒點收了他一百多。

吃飽喝足,先回家把鰻魚給了舅母,晚上又能吃一頓。

......

......

回去睡了個午覺之後,傍晚,秦大河開車來到最大的漁具店,也就是他買兩根遠投竿的地方。

這裡消費一萬就是會員,他第一天過來就發了會員名片的。

得知他要找這裡能管事的談談,夥計自然沒敢怠慢。

能花好幾萬買魚竿的,就沒有簡單人,哪怕經理遇到了都客氣的很。

剛坐下喝了一杯茶水,就看到一個三十多歲,十分精乾的男人走了過來。

“你好,秦先生,我是漁具店的經理,陳偉華,這是我的名片。”

“客氣了,我是大河漁具的老板,秦大河。”

遞過名片,雙方自我介紹了一番後,開始坐下談話。

“秦先生很年輕啊。”對方臉上露出驚訝之色,“大河漁具我知道,前段時間西河的漁具店還售賣過你們的餌料,就是價格太貴了。”

越往南運費越貴,走快遞也是如此,鰱鱅餌料一包十六塊的散批發價,送到這裡成本差不多要二十二塊錢樣子,起碼賣三十塊的價格才能勉強賺錢。

“還是離的遠,零散發貨成本高了,如果大宗運貨就不一樣了。”他笑著說了一句,同時拿出軟中華遞過去一根,自己也點上深吸一口。

大宗運貨找那些專業跑長途的,一趟拉個幾十噸過來慢慢賣,運輸成本會降低很多。

“不知道秦老板這次過來是?”

“嗬嗬,過來自然是尋求合作的。”說著,他把腳下的箱子拿了出來擺到桌子上。

“陳經理可以看一下,這是我們公司生產的釣箱,具有保溫、收納、拖拽、伸縮卡扣......”如同一個銷售一般,秦大河開始仔細介紹著自己的產品。

作為剛花銷了三萬的會員客戶,對方不管心裡怎麼想的,這時候都得麵帶微笑的聽著他介紹。

“釣箱在磯釣上麵的優勢很大,西湧那邊的很多釣友都已經找我訂貨,第一批差不多明天就能到。”

本來陳經理準備聽完就委婉的拒絕了,作為黎氏集團旗下的漁具店,根本不缺供應商。

但是這個釣箱他看完之後,越來越覺得是個好東西,便拿過去仔細看了一下。

裡麵線組、路亞鉗各種東西都在裡麵,秦大河上午用完衝洗過了,還有淡淡的魚腥味。

作為漁具店的經理,肯定是了解海釣的,知道這麼一個能收納、能給魚獲保鮮的東西確實實用,固定在礁石上麵就能坐下來。

“不知道秦先生有沒有興趣談一下?”

“談什麼?”

“這樣的,我們有自己的箱包廠,不知道您的釣箱能不能賣給我們,包括外觀專利和具體製作方法,價格我會和上麵申請,不會低於十萬塊。”

“......”

他還準備用先貨後款的方式在這邊寄賣,打開市場呢

這特麼還談個雞毛,張嘴就要自己賣圖紙。

“那算了,不賣。”說罷,他直接把釣箱一合。

“秦先生,一切可以談嘛。”經理剛想上前攔著,秦大河直伸手擋住。“還想強買?”

“自然不會強買,要不您把這個樣品留下?”

“嗬嗬,以後有機會合作吧。”他搖了搖頭,直接拎著釣箱上車。

陳經理臉上陰晴不定,他一看就看中了釣箱的商業價值,要是能自己能拿下,肯定是大功一件。

居然不賣,那就彆怪他不講究了,直接找人做樣品就是。

另一邊,上了車之後,秦大河直接撥了個電話給大舅,讓公司法務部準備幫自己申請專利。

國內專利和國際專利同步申請,那個叼毛漁具店經理很可能有想法了,國內現在對專利的保護可是說不儘人意,還是提早布局為好。

而且釣箱也沒什麼技術難度,隻要解決了保溫和支撐就能生產。

想了想,又把鋁合金船的圖紙也發了過去,這玩意能嚴絲合縫的形成一個一米二的箱子,圖紙價值甚至比釣箱還高呢。

至於其他的諸如鰱鱅餌料就沒弄了,餌料不是藥物,不用公開配方就能售賣,人家搞個一模一樣的你也沒辦法。

釣箱的專利,包括餌盤、魚竿支架等等各種配件,一股腦把圖紙丟了過去。

有些被提前申請了也沒事,有棗沒棗先打兩竿,不就是花錢嘛。

大舅那邊表示明天讓人去申請,國際專利去港島那邊辦理快得很。

作為董事長,這點小忙甚至都不用秦大河花錢的,順帶就辦了。

同時,大河漁具的估值也出來了,一千七百五十萬,還特意問他要不要把這些專利也會加上去,能多估一百萬。

秦大河直接讓傳真給島國的富士,專利握在自己手上多好,授權生產就是了。

估值不是一個數字,需要專業的機構給出評估標準,這也是拖到現在才出報告的原因。

背景調查、市場報告都是參考依據,最後出具報告的機構還得為這份估值負責。

一份評估報告,秦大河花了將近三萬塊,還是大舅幫自己打了折的份上。

正常一份估值報告起碼十萬,會計事務所可是和律師事務所收費一樣黑的存在。

若是沒有大舅的幫忙,他甚至接觸不到這些圈子,莽撞的上門大概率要被宰一刀。

這些事兒他心裡也記著,以後多給大舅指一些值錢的投資策略就行了。

接下來互聯網2.0、3.0直到移動互聯網,大把的投資機會,腦子裡的存貨根本用不完。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