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喜慶的場合,如果是問彆人這種問題,指不定對方會拂袖而走。
倒是這位工部屯田司郎中,絲毫沒有被冒犯的感覺。
玉汝手指敲著酒杯,仔細的算了一下才開口道。
‘單從土地黃冊上看,口糧田相對起十年前已經減少了十之有二。’
這就是五分之一了!
看到王寧遠還沒給回應,玉汝擔憂的說道。
‘若是東南半島有變,我朝的糧食儲備將受到巨大的衝擊!
其後果不可想象!’
農耕王朝,糧食就是根本,江南世家這是在挖朝廷的根基。
這會倒是王寧遠冷靜了下來。
‘玉汝,江南的事必須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切莫亂了陣腳,當務之急必須增加北方的糧食儲備。’
沒什麼不能說的,從北宋開始北方的口糧一直是由南方輸入。
可南方士林對於北方士人把控朝廷重要位置一直有怨言。
發展到如今,南方士人恨不能把控朝廷,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江南有賦稅,商業發達,自然需要在朝廷裡發出自己的聲音。
其中的利弊為官者心裡都異常清楚,可卻不能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
看到王寧遠一直盯著對麵使節的位置,張玉汝果斷閉嘴,一起向對麵看去。
這就是認真聽上級說話的好處,雖然陛下特賜留宴的使節不少。
可王寧遠靠近觀察還是發現幾個到現在還沒有到場的幾位使節。
上位者可以遲到,下屬如果晚到這就不是態度的問題那麼簡單可以解釋。
更彆說手裡握著他們榮華富貴的天邊上國裡的皇帝陛下。
好巧不巧幾位沒到的使節都是東南半島產糧的藩屬國。
‘下午陛下接見什麼人,玉汝有消息嘛?’
張玉汝搖搖頭,‘隻聽說是藩屬國的使節覲見。
怎麼持正兄有什麼發現。’
王寧遠搖搖頭,現在說這些還有些過於猜度。
具體情況還得多了解以後才能下結論。
到底站的高度不同,戰略布局自然不同。
沉默間大殿門口有說笑聲傳來。
隻從口音就能聽出他們不是天邊朝廷的官員。
東平郡王發現王寧遠總算把目光看向這裡,舉起手裡的酒杯示意飲盛。
王寧遠笑著點點頭,舉起酒杯把杯中酒一飲而儘。
這位也是夠可憐的,隻是簡單的一點政治信號,勳貴世家們已經開始有慢慢疏遠他的跡象。
不過看他從容的架勢,分明是決心已定。
‘持正兄,怎麼還和勳貴世家有牽扯?’
話語裡的關心是真的的直白,也難為他能夠坐穩現在的位置。
‘王家有部分生意還需東平郡王照拂,難免有些牽扯。’
玉汝把王寧遠的酒杯滿上,這才小聲的囑咐道。
‘文臣和勳貴武將到底不同,不可牽連過甚!
否則會如附骨之蛆一般,難以割舍,悔之晚矣!’
王寧遠扭過身子,仔細的給玉汝行了一禮,算是真心謝過他的關心。
文人的貪婪起碼還知道遮掩,典型的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偽君子行徑。
這些勳貴武將的貪婪那就赤裸裸許多,典型的大男子漢作風和小人行徑。
當然有大佬文臣庇護的武將貪婪起來更是肆無忌憚。
很多文臣最後被清算,被牽連勳貴還好,武將的悲慘簡直是不忍言。
當然掌權者最忌諱的也是文武勾連,那是可以顛覆政權的存在。
所以很多案件都用春秋筆法一帶而過。
強如一代權臣、名臣張居正去世後,被他捧起來的武將也沒有一個能善終。
避過這個話題,兩人這才聊起家裡的後輩。
張玉汝的兒子自然是比德哥兒大,可是說起學業同樣是高不成低不就,讓他煩心不已。
兩壺葡萄酒下肚,雍慶帝這才帶著順忠王出現在大殿裡。
雖然還是一臉的威嚴,可臉上的喜色卻展露無疑。
也是,這次的冬至大朝起碼太上皇沒有再到前台來掣肘。
這個信號同樣可以延伸出不少內容。
長時間的不露麵,有詆毀陛下的,同樣也會有左右搖擺的人出現。
滿殿文武官員跪迎陛下到來,雍慶帝安穩的在龍椅上坐下。
‘列位臣公,眾位愛卿平身。’
等參宴的官員都起來,雍慶帝這才笑著說道。
‘朕還未進奉天殿就聽到說笑聲,這是朕打擾列位臣公的雅興。
如此喜慶的日子,列位臣公都安坐吧。’
話音剛落,兩列宮女手捧托盤進了奉天殿。
剛才桌案上的菜隻能算是前菜,也隻能算是涼菜。
隨著熱菜端上桌,酒水也換成特供的禦酒,說笑聲一聽也不知宮樂是什麼時候奏起的。
王寧遠還扭頭往後看,帷幔中還能看到身姿妖嬈的樂女在撫琴。
袖子被人拉扯,王寧遠趕緊回過頭。
陛下手持金杯正準備講話,看到雍慶帝起身,文武官員也立馬站起來躬身聽著。
‘朕心甚悅,朕之江山,同為列位臣公之家國,願汝等實心用事,共創盛世。
飲盛!’
王寧遠雙手捧著酒杯,把杯中酒一飲而儘。
這酒真不怎麼樣,張玉汝也小心嘀咕著。
‘這禦酒房是不是搞錯了,怎麼喝著像是糯米酒?’
彆說玉汝的嘴巴還真刁,這可不是糯米酒嘛!
看到蘇培盛正在給雍慶帝倒酒,王寧遠身子不動小聲的問道。
‘玉汝兄能喝出這裡用哪裡糯米釀造的酒嘛?’
王寧遠剛問完,玉汝就小聲的回道。
‘如果沒有嘗錯,這糯米酒該是從緬甸送來的。’
聽到玉汝的回答,王寧遠就抬頭往前麵看去。
果然酒中高手大有人在,已經有人眉頭緊鎖。
小心的移動了一下腳步,這才發現兵部,戶部的大員們臉苦的厲害。
都能嘗出來王寧遠是不信的,既然不是現場嘗出來的,那就是以前喝過。
到底還是品級太低,連頓留膳都沒混上過。
看來陛下對川南三省的情況已經忍無可忍。
‘第二杯酒嘛,咱們君臣共願萬民安康!’
兩杯酒下肚,雍慶似乎來了酒性,索性自己接過酒壺倒了起來。
‘朕肩挑江山社稷,百姓福祉,卿等當用心輔佐。
朕替百姓謝過列位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