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不煩二主,宜人可解說一下孟子心中的國度!’
皇後看到不少命婦都一頭霧水不知道剛才張穗背的那段文章是什麼意思,這才開口道。
再次被皇後點出來,張穗隻能走到殿中間。
對著兩邊安坐的貴婦施禮後,開口說道。
‘民婦也不知詳解的是否妥當,隻是一家之言。
這是孟子在向梁惠王描述施行‘王道’後一幅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的畫麵。
人之有道,飽食,暖衣……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彆,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具體的做法就是,在五畝大的宅院中種上桑樹,五十歲以上者可以穿上絲綿衣物。
豬狗雞等家畜好好養起來,家裡七十歲以上老者可有肉吃。
家有百畝良田,不去妨礙他們生產,數口之家都可以吃飽。
認真的興辦學校,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道理反複教導學生,也就不會有頭發花白的老人在路上負重前行。
老年人有絲綿衣服穿,有肉吃,一般百姓百姓吃的飽穿的暖,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是從沒有過的。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亡。
此為天下大治!’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哪怕後世在偉人帶領下的紅色政權也是在奮鬥了七十年後才勉強達到這幅畫麵。
其中艱辛也是其它政權和身在變革中的人民都無法體會的。
這裡麵充滿了猜疑,嫌棄,反複,詆毀等各種惡毒的言語。
‘給張宜人賜座!’
總算過關了嘛,張穗謝過之後這才在一邊的錦墩上坐下。
殿裡瞬間安靜下來,有了張穗這個引子,皇後也有旗幟亮出自己的政治立場。
‘孟子提出的仁政,王道已在中華大地推行千年,卻依然逃不過政權更迭。
身為婦人不得乾政,可我們卻也不能失了為婦為母的本心。’
說著伏皇後起身離開了自己的禦座。
這會張穗才發現,皇後的風袍居然不是拖地長裙。
‘本宮前幾日出城探訪,鄉間不少百姓的房屋因為大雪坍塌。
幼兒懷裡抱著蒲草在窩棚裡盼望著父母歸家。
老叟背著乾柴在雪地裡艱難的前行。
老嫗小心的打落野草上的積雪,深怕連草籽都打落,沒了孫孫的口糧。’
誰又不是演員呢,不少命婦已經紅了眼睛,甚至已經掏出帕子在抹眼角。
皇後沒有說官員衙役的情況。
他們不會讓受災的百姓餓死凍死,同樣也不許受災的百姓聚集,更不許他們到京城朝乞食。
幾十裡外有全天下最尊貴的貴人,卻裝作看不到他們的苦難。
‘本宮知道,各家已經在自己莊子裡施粥,可那些小門小戶該如何度日。
五天,五天裡本宮看了四起逼買良田的熱鬨。
長輩的堅持在饑寒交迫的兒女麵前一文不值。
幾袋米糧換走了他們立身的根本。
惡仆嘴裡的太太,奶奶的名聲讓他們連最後一絲討價還價的心思都歇了。
你們告訴本宮,這一家開春後該如何求生?’
伏皇後的語氣越來越冰冷,雖然沒有說出是哪家大戶。
可自家人了解自己家人,做賊心虛的還是小心的抬頭看向皇後。
‘常言道男主外女主內,在坐的都是超品夫人,本宮不信你們連治理內宅的本事都沒有。’
說完伏皇後轉身看了一圈殿內的命婦。
這是敲打,把所有惡事都推到了惡仆的身上。
在京城居住的勳貴誰家沒有幾起搶買良田的事。
夏秋兩季的稅糧在不停的減少不就是明證。
趁著伏皇後回自己禦座的時候,李夫人對著張穗隱蔽的招招手。
張穗也是膽大,起身就往李夫人身後走去。
伺候的宮女一點也不詫異,搬著錦凳放在張穗身邊。
‘不許多出銀子,哪怕換成藥材也不能超了五品宜人的例。’
張穗小心的看看偏殿裡的命婦,也就自己一個五品宜人。
還是被特意點過來的,再特意出頭就真成眾矢之的。
等皇後放下手裡的果子露,一位頭戴鳳冠的老婦紅著眼睛站了起來。
‘這位是南安王妃。’
張穗的目光在皇後和南安王妃的鳳冠上移來移去。
確切的說皇後戴的是雙鳳翊龍冠?,一條金龍在上
王妃的鳳冠相對簡單,隻有兩隻珠翠鳳凰,沒有彆的點綴。
‘皇後娘娘,老身年紀大了,見不得那些賣兒賣女的慘事。
一到冬天就不敢出門,生怕看到慘事,夜裡在做噩夢。
今兒既然聽到這事,就不能無動於衷。
南安王府出一萬兩銀子,用於給北直隸百姓修整房屋。’
皇後臉帶微笑,可眼睛裡卻絲毫沒有笑意。
也就隻有張穗這麼大落落的觀察這才發現。
其它命婦還真就沒有像張穗似的如此沒有規矩。
‘聽說老王妃整日裡吃齋念佛?’
老王妃點點頭,‘回娘娘,老身年紀大了,倒是開始信了因果報應。’
張穗剛想開口問李夫人,邊上的夏夫人就小聲說道。
‘雙簧?’
李夫人搖搖頭,‘大家心裡都明鏡似的。
皇後不滿意勳貴的態度!’
夏夫人輕輕的點點頭,‘可上次甑太妃宮宴,勳貴也就出了這麼多。’
都在打眉眼官司,小聲的交流著,果然宮裡的飯沒有這麼好消化。
皇後也借機聽著女官的彙報。
‘甑家能一樣嘛,那是江南巨富。’
夏夫人嗯了一聲,‘難怪沒說把銀子花在哪了?’
李夫人一臉的嫌棄,‘你平時也多出出門,那兩年京城育嬰堂夥食可不錯。
不過孩子養的好,丟的更多!
穗兒該知道這事吧?’
張穗一愣,‘我知道!’
李夫人點點頭,‘雖然沒有公布,查處倒賣育嬰堂孩子的案子的確是有持正參與。
更是牽扯到宮裡的太監!’
張穗就納悶了,‘宮裡的太監?’
看到皇後身邊的女官已經告退,李夫人小聲說了一句。
‘自己個回去問持正。’
皇後看了一圈殿內的命婦,這才發現張穗不知何時躲到李夫人身後去了。
‘聽說秋裡老王妃給小孫子辦生辰宴場麵很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