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幕拉開二十(1 / 1)

跟在兩位尚書身後出了武英殿。

這會他們哪裡還有一點劍拔弩張的樣子。

都是好演員,連陛下都得配合他們一起演戲。

‘跟在後麵聽什麼,趕緊回衙門辦公去。

對了,股書都用印後,記得抽空送到戶部去。’

什麼話,夏老頭這是要趕自己走嘛!

王寧遠拱手施禮轉身邁著大步離開。

‘陛下和姚大人好眼光,居然翻出如此怪才。

隻是缺了些城府,手段確實毒辣。’

姚夔捋捋胡子,‘少了些堂樹公的風骨,脾性使然。

該坦蕩的一分不缺,該下狠手的分毫不差。

夏大人如此年紀可能做到如此?

他的那點小性子的確符合本官口味,您就彆惦記了!’

‘鹿死誰手還未可知,行了沒工夫和您客套,工部官員必須調整。’

兩位尚書在奉天殿前的廣場上小步溜達,話裡話外卻關係許多官員的命運。

武英殿偏殿裡,雍慶帝卻笑著罵出臟話。

‘這個混賬行子,把朕的禦書房當他家了。

他就這麼缺毛筆!’

順忠王指指禦案,笑著說道。

‘陛下,您那龍泉青釉孩童筆擱也被賊子順走嘍。’

雍慶帝一臉的心疼,‘還真是好眼力。

以後他再來,記得提醒朕讓他離朕的書案遠點。

不然早晚被他偷空。’

順忠王笑笑,‘陛下,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

要不將持正遠遠的打發了!’

雍慶帝瞪了一眼順忠王,‘算了,都是小節無傷大雅。

兵仗局和工部的事還是請皇弟親自拿總吧,不然朕不放心。

都是國之利器,不可輕乎。

海甸建工手裡那個鐵坊選得力的鎮府司人手盯著。

朕不想國之乾才在這裡毀了!’

順忠王點點頭,‘臣弟知道輕重。

父皇對於王寧遠的打壓似乎過於明顯,手段過於羞辱。’

雍慶帝心裡明白,卻沒有對順忠王解釋。

到底是旁觀者清,雖然王寧遠表現出的不多,甚至若不是太上皇手段過於苛刻,雍慶帝也不會發現。

王寧遠總會若有若無的表現出一些藐視皇權的行為。

這才是太上皇有意打磨王寧遠的根本。

隻是這個臣子自己用的十分舒服,也喜歡他時不時露出的傲氣。

‘既然人人都想在擂台上務求回報,朕也添把火。’

王寧遠手裡盤著筆擱,笑眯眯的進了胡同。

各家為了上元節,已經在胡同口和胡同裡紮起花燈。

‘王大人下衙了,下午來了一輛馬車,給貴府送了大物件。

綁著紅綢,看著像是根雕。’

鄰居家的管家快步走來給王寧遠行禮,一個下人什麼都不懂在惹了笑話。

‘王大人!’

王寧遠看看他家的紮的鹿和牛馬。

‘倒是挺符合你家老爺的身份,怎麼他還沒回府!’

管家露出一絲難看的笑容,心裡卻嘀咕起來。

為何沒回來您會不知,上林苑被切掉這麼一大塊。

可宮裡所用的禽獸、草木、蔬果又不能少,自家老爺正滿世界想法子呢!

‘到底不如貴府一對頑童鬨春來的喜慶。

胡同裡幾家都商量過了,貴府的花燈放在胡同口首位。’

王寧遠嗯了一聲,‘這事和王管家談去。

忙你的吧!’

說完就溜達著往自己家走去。

差點沒被賈琮,賈蘭叔侄倆給撞上。

‘著急忙慌的,有狗追?’

賈蘭嘻嘻一笑叫了一聲舅父。

‘不是,德哥兒說今日晚食過後組織大夥去燈市口看花燈。

我們急著回去用飯,換衣集結。’

‘寧榮大街的花燈可是用各色絲綢紮的,還不夠你們看?’

賈琮搖搖頭,‘府上的花燈也是璉嫂子從燈市口定製的。

呃,匠氣味十足!

對就是這麼說的。’

王寧遠都被氣笑了,‘匠氣味十足,誰說的?’

賈蘭一撇嘴,‘祖父!’

‘匠氣味十足,那你們還如此高興,這麼急著去看!’

說賈琮是泥猴還真說的挺準,小手上還染著墨汁。

看到王寧遠看他的手,趕緊把小手藏在身後。

賈蘭趕緊替賈琮解釋道。

‘琮叔看大班的在鑒賞畫就溜了進去,不小心染上的。

亓師還誇琮叔有天賦。

今晚去賞燈倒不是主要,下午德哥兒就令人占了位置,大家夥要去賣些益智玩具。

我們覺得新鮮,不想誤了時辰。’

王寧遠點點頭,‘也好,總要見識見識人間煙火。

隻是夜裡風冷,彆忘了加厚衣服。

去吧!’

出了王家,賈琮還在小聲的給賈蘭說。

‘奶娘說家裡的花燈不定吞了多少銀子呢,一年不如一年。’

賈蘭拉了一下賈琮,‘琮叔小心禍從口出,這些事於我等無關。’

說著還示意看榮國府來接他們的馬車。

二院裡放著一個一米見方的樹根茶桌。

王寧遠饒有興致的圍著茶桌轉了一圈。

配上四個根雕凳子看著的確奢華。

隻是就這麼露天放著是不是太糟蹋東西。

還得為了茶桌配個亭子,真是奢侈,難怪都喜歡富貴生活呢!

進了三院正堂,媳婦正手裡拿著書對著空中比劃呢!

徐嬤嬤接過王寧遠的官帽,‘夫人正選亭子樣式呢!

下午宮裡送來些貢米,夫人的意思是明兒親自去宮裡謝恩。’

王寧遠點點頭,走到媳婦身邊坐下。

‘明兒下午進宮帶上德哥兒,陛下埋怨沒給他們磕頭拜年。’

說起這茬張穗就抱怨起來。

‘銀子越花越快,我都擔心預算是不是做的太緊。’

王寧遠拍拍媳婦的手,‘放心,三月初大磚窯點火,現金流就轉起來了。

加上春後有了野菜,花銷就能省出一部分。’

張穗還是一臉的擔憂,‘下午聽田和說來的流民不減,人這麼多能安排開嘛?’

‘放心,這麼點人,我還擔心不夠呢!

有為夫在,你隻管安心養胎。

對了,今兒老家來信,大嫂開春要來京。

怕家裡照顧不好你,等嶽父母來了她在回去。’

張穗這下高興了,‘真的!

她來了藥鋪的事可不用我操心了,深怕做的不好,回頭在訓我。’

雖然有後世經驗,可要論起管家,處理家的買賣,張穗自認比起長嫂差遠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