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入彀九(1 / 1)

前麵聽著還好,怎麼後麵就變味了。

賈璉沒有讓漢子起來,轉身回到馬車,掏出鑰匙打開鎖頭。

翻了兩下立馬找到契書,大興田產是永租田,租子早就定下。

彆說賈璉,就是賈赦來了也無權改地租。

賈璉將契書放回箱子裡,轉身坐上馬車。

‘先去村裡看看。’

馬車慢悠悠的走著,昭兒和壽兒慢慢的跟在馬車後。

漢子看到馬車走了,立馬爬了起來往田裡跑去。

跟幾位長者說完,抄著近路回了村子。

村裡除了三五成群的漢子正在磨鐮刀,不見一個女眷和孩子。

有馬車進來,大家自然停下了手裡的活,看到是賈家的馬車,有人忍不住一口唾沫吐了出來。

‘還讓不讓人活了,今年眼看豐收,可彆在找個由頭多收。’

‘哎,都在一個屋簷下,珠大奶奶的田今年可是大變樣。

若是沒有彆的由頭,他們今年收成得比咱們多一半。’

有年紀大的挑頭說道。

‘已經收了六成,莊子裡的雞鴨周管事也沒少禍禍。

若是在漲,咱們就到京中問問老太君去。

這是不給我們留活路。’

剛說完,氣喘籲籲的漢子就倒人群邊。

‘禁聲,今日來的是榮國府的世子爺,璉二爺!

快去讓家裡的婆娘回來,準備飯食!

愣著乾嘛快去!’

漢子恨恨的將手裡鐮刀遞給身邊人,大跨步的離開。

賈璉坐在車架上,看著籬笆院裡的雞舍一時有些恍惚。

雖然房屋依舊低矮,可院中成堆的雞糞賈璉還是認得。

漢子追上馬車,一把拉住韁繩。

‘世子爺,這是村裡鄉老家,村裡也隻有這處能勉強讓您落腳。’

賈璉點點頭,‘不說日子都過不下去嘛,怎麼家家雞舍裡都沒空著!’

漢子一聽這話,臉色一變,村裡人養雞不是正常事嘛!

以前村裡沒有雞鳴狗叫才不正常吧。

‘今年京裡雞娃鴨娃的價格大降,他們還有專人來村裡講解如何儲備雞鴨冬日的口糧,這才多養了些。

雞娃錢也是等雞下蛋後用雞蛋頂賬!’

剛說完,遠處幾個五六歲的小兒隻穿著馬褲,光著腳手裡拿著樹枝趕著五六十隻鴨子往回走。

賈璉一下來了興趣,站在馬車邊看了起來。

‘世子爺,能不能將馬車趕到一邊。’

賈璉點點頭,車夫趕著馬車進了鄉老的院子。

鴨子呼扇著翅膀從賈璉身邊走過,嘎嘎的叫聲讓賈璉有些煩躁。

趕鴨的孩童身後,十多個半大孩子背著滴水的背簍說笑著從賈璉身邊走過。

對於衣著華貴的賈璉也隻是多看了兩眼。

昭兒小聲的對賈璉說道,‘爺,他們背的是水芹菜和青蒿。

應該是用來喂雞的!’

幾個十二三的少女,一身粗布麻衣,腳上踩著草鞋,挎著籃子領著妹妹低著頭快速走過。

籃子裡的鴨蛋刺眼,可她們身上的麻衣更刺眼。

粗布已經夠低價,可佃戶們卻穿不起。

滴水的各色田螺和貝類自然識得,想來也是雞食。

隻是蒲棒用來乾嘛?

賈璉看向昭兒,昭兒小聲的說道。

‘秋收忙時,鄉民連夜搶收是常事,偶爾傷了自己更是常有之事。

蒲棒有止血、驅蚊、安神之效。

王大人家的鋪子,旬月前就有郎中下到鄉裡售賣草藥。

價格親民不說,還指導鄉民手搓驅蚊香!’

賈璉聽到這總算明白二叔讓自己來乾嘛。

二叔肯定是聽到了什麼,如今他更需要養名。

好不容易有了實權,名望自然不能缺。

等鄉老回來,賈璉倒也不在拐彎抹角。

隻是當他聽到周瑞收的地租以及離開的佃農讓賈璉氣憤難平。

自己貪了租子,卻將惡名推到榮國府頭上。

更是將家裡勞力多,農事做的好的佃農遷到王太太新收的田產上。

想想去歲強收百姓的田產的事,沒想到後麵居然還有王太太的手筆。

看著豐盛的午飯,賈璉一時之間卻沒有了胃口。

仔細的巡查了田,更是從老農口中聽到預測的產量,輾轉反側一夜這才離開。

過了河,隔了一個村子,就到了李紈陪嫁的田產地頭。

本來隻有一半水田的陪嫁田,如今看著新修的水渠和蓄水池塘。

村裡的氣氛連賈璉都能感受到不同。

田畝沒有前一個榮國府村子多,可村裡的耕牛卻更多。

更可氣的事,村裡居然有一個私塾。

雖然隻有一間屋子,卻是磚房。

如果說佃戶家裡還能勉強度日。

莊子裡全是冰火兩重天,兩極分化的更嚴重。

家裡有人在府裡有臉麵日子過得如同京中的中戶之家。

一家被趕到莊子上的做著最重的活不說,吃的卻是最差的。

住進特意給周瑞準備的屋子時,賈璉對於府上管事的怨恨更重。

隻是這會賈璉卻冷靜下來,腦海裡不停的思量著如何將周瑞收為己用。

等巡到第四日,到了寧榮二府的學田、族田、職田時,卻遇到五位穿著秉公堂學服的學子。

看著他們拉著丈量步車不停的測算,還在板子上的白紙上寫寫畫畫。

賈璉靠過去一看,一目了然,這是在算每畝的產量。

隻是平均各戶的收入怎麼會有如此多的事項。

學子忙碌著,卻絲毫沒有打擾莊戶收割。

等到夜裡,賈璉特意注意了幾個學子。

帳篷前一個學子點火做飯,其它的卻忙著幫莊戶們打麥。

莊戶自然不會像佃戶那般連夜搶收。

聞著帳篷前飄來的香氣,賈璉帶著小廝和莊頭提著燈籠向著界石走去。

界石是榮國府的沒錯,可位置怎麼看都不對。

莊頭在昭兒棍棒下總算透露出來。

寧榮二府族田和王家族田緊挨著。

雖然都是水田,可總有等級之分。

畝數是沒錯,上田變中田、下田這種小便宜也占。

都不用想,這種小手段必是出自王太太這個婦人之手。

隻是學田、族田產出變少這個管家無能的帽子就這麼不偏不倚的扣在賈璉倆口子頭上。

繞到北邊順義皇家賞的皇莊時,賈政更是遇到了賈琮賈蘭叔侄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