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餌料的成本(求月票)(1 / 1)

回到家裡剛想安排生產的事兒呢,魔都那邊的大劉讓他多發點各種發酵玉米。

說是這種極為方便的玉米餌料在那邊突然就賣起來了。

沒辦法,隻能去鎮上再買幾口大甕回來,家裡的甕產量不夠。

發酵玉米製作是最簡單,也是最耗費時間的。

必須要提前發酵,然後保存。

現在倉庫裡也就七百多斤,一下子發出去200斤,萬一其他地方要就斷檔了。

“媽,你帶著二舅母他們先開始炒豆渣、磨黃豆粉,順便把家裡的果酸玉米給打包了。”

“我曉得了,你趕緊去忙。”秦母知道自己兒子現在生意做大了,忙的事情不少呢。

“我去一趟鎮上,豔兒,要不要吃鹵牛肉?”剛剛還邀請老丈人和丈母娘在家吃飯來著,中午人比較多,鹵菜肯定要買的。

“阿哥,給我半隻鹵鵝,燕家的那個。”

此時,她正在給寶寶做爬行訓練呢,老木匠笑嗬嗬的用玩具吸引寶寶前進。

秦大河點了點頭,開著大三輪就出門了。

裝東西還得是大三輪厲害,陸巡根本裝不下幾口大甕。

上了大堤,天氣稍微有點熱,今年的天氣又有點反常。

呃,好像他們這不南不北的地域天氣經常出現這種情況。

要麼早早的熱起來,要麼一整年都不怎麼熱。

冬天也是,運氣好過個暖冬,運氣不好給人凍夠嗆。

到了鎮上的瓦罐廠已經是十點半了,這個瓦罐廠開在通江大道邊上,跑過來還挺費勁的。

而且運輸也麻煩,

價格還算便宜,85塊錢一口,很多農民都買回家裝飲用水。

回到鎮上的時候,看到老嚴在大藥房門口,就停了下來。

“老嚴,怎麼不去釣魚啊?”

“大河。”對方接過香煙,笑著說道,“下午要開家長會,釣個鬼哦。”

秦大河點上香煙深吸一口,拉著人坐在邊上的板凳上,大藥房門口人還挺多的。

“最近你們釣的怎麼樣?”不等對方開口,他繼續說道,“我跟你講,前幾天我在金陵釣了一條倆百(bo)斤滴青魚,大滴一比。”

隻見他眉飛色舞的開始講述自己釣大魚的經曆,這玩意就是吹一輩子都沒人覺得過分。

老嚴目瞪狗呆的聽著他吹噓,心裡直後悔,早知道自己也跟著去好了。

金牛湖之行秦大河也沒瞞著大家,早就問過又沒人一起去玩的。

可惜,三月下旬大家要麼比較忙,要麼出不了遠門,都沒跟上。

“策,電視台都要播報啊?”

“哈哈,全程錄像,肯定要播報的,今晚六點開始放,你打電話告訴陳大爺他們,讓他們都看看。”

“行。”老嚴酸溜溜的點了點頭,“策,居然會有這麼大的青魚,成精了吧?”

“是哦,尾巴一掀就是一道風浪,牛逼滴很。”

一通牛逼吹完,他心裡也是爽的不行。

看到嫂子出來,他還笑嗬嗬的打了聲招呼。

“這些小孩兒是咋回事?”秦大河好奇的看向門口這些小孩,手裡還都拿著東西。

“嗨,他們是賣藥材來換零花錢,我爸心軟,什麼零散東西都收。”

蒲公英、批把葉這些東西都算藥材,就是價格便宜,搞一大堆也就幾毛錢。

運氣好搞到蛇皮、蟬蛻、蜂窩這些稀罕東西,幾十上百塊都不算貴。

“正好,我這還有個單子,你給我拿了。”說著,他從電話簿裡撕出來一張紙。

“現在有炮製好的麝香吧?”

“有,月初剛進了兩個。”彆的他不關注,但麝香小藥讓他釣了不少大鯉魚,家裡進貨他還特意看了一眼呢。

“都給我,這裡的藥材幫我配置兩份,藥酒也要開始泡了。”

“嘖嘖,你這釣魚還弄上藥方子了,策。”老嚴笑著點點頭,“藥底子給我留著啊。”

說罷,他開始進去拿藥。

藥底子效果好,裡麵殘存的藥渣味型更大,稍微滴一點點,效果好的嚇人。

有時候放多了還死口,一般人還真用不好。

但老嚴是中醫世家,玩這個還真有點兒心得,弄了兩次就門清了。

兩幅藥材總共兩千三,主要是麝香太貴了,一千塊一副,還是老嚴給的折扣價。

他身上錢不夠,說好了明天讓老爸過來把錢付了。

大家認識這麼久,老嚴肯定不會在這上麵不信任他的。

把藥材拿好,他就回家來了,再耽誤下去老娘肯定要罵人的。

一副藥材1150塊錢,還得用高度白酒去炮製,一大壇子成本都奔1300去了。

一般的漁具廠肯定不會這麼下血本,哪怕利潤很豐厚都會繼續壓縮成本,這是資本的天性。

秦大河是真心實意的想讓廣大釣友用上好用的餌料,哪怕原材料漲價,都不會在這上麵省錢,大不了餌料漲價都不會以次充好。

該賺錢賺錢,也得讓釣友爆護,這樣大家才會繼續買。

後世的那些個漁具廠商,一個個吃相太難看,維持著高利潤的同時,還在以次充好。

什麼餌料裡麵摻泥巴、酒米裡麵放石子,這些騷操作不止是小廠在乾,大廠也有這種現象。

鰱鱅餌料更是重災區,那種一斤的包裝賣十幾塊錢,居然都開始填充穀物碎來降低成本。

要知道,二十年後,鰱鱅餌料的主要成分價格都不會超過一塊五一斤的。

成本都低到這種情況了,還是要繼續壓縮成本,屬實是有點不拿釣魚佬當人。

錢是賺不完的,漁具廠商應該和釣魚佬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合作雙贏才對。

那些個靠公眾號營銷、靠網紅帶貨、靠水軍增加流量的品牌,到最後都魔怔了。

賣個魚竿全網宣傳,賣個餌料也要炒作,最後一看,老三樣都打不過,這就尷尬了。

秦大河雖然也想著靠炒作打開市場,但作為一個釣魚愛好者,肯定會把餌料的質量做好,不讓廣大釣友寒心。

現在還是02年,他不急,慢慢做口碑就是。

就像老三樣、老藍鯽一樣,哪怕餌料不斷炒作升級的年代,也能堅挺的占據市場份額。

現在就是保持質量的同時,不斷更新,做出更好用的鰱鱅餌、商品餌。

最好是組建兩個釣魚隊伍參加一些比賽,對品牌進行曝光。

大劉那個隊伍算一個,這小子有自己幫忙,家裡條件還好,走職業釣魚人的線路優勢太大了。

等以後開廠子,漁具掙大錢了,可以再養個隊伍去參加比賽。

甚至自己這個老板偶爾都能去玩玩,這樣多爽哦。

現在可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再好用的餌料也要進行宣傳才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