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打破平衡七(1 / 1)

狗急跳牆,兔子急了同樣咬人。

德哥兒一句不要放走一人,儘量抓活的可算坑苦了護衛。

土匪見到裝備精良的護衛自然知道難逃,到了搏命的時候,自然不留餘力。

在尼山裡轉悠半個多月,一個個都黑成了煤球。

端了三個寨子,護衛們再看德哥兒的眼神總算恭敬起來。

帶著最後一個寨子的活口和婦女孩童,一行人這才進了鄒縣。

婚期將近,大喜的日子大伯娘總算手下留情,隻是輕輕責罰了一下德哥兒幾個。

鄒縣王家大房長子王令泰成親,接親的也隻是當地一個名聲中平的書香之家。

王家崛起於堂樹公,一朝大員對於當地的影響力之大,隻有當地的百姓清楚。

如今王寧遠大有青出於藍的氣勢!

長房長孫娶當地女子,更顯示出王家沒有遷移進京的態度。

受益的百姓自然送上最衷心的祝福,一時之間王家老宅所在地的鄉裡熱鬨異常。

鄒縣王家熱鬨,順天府大堂同樣熱門。

借著讓佛門“捐銀”順天府暗中將有關佛門的田產和其它產業進行了一次摸底。

佛門自然不會束手就擒,名聲顯赫的大儒,朝中同僚,有身份地位的人家也用不同的方式在同王寧遠交流。

在海甸的張穗娘倆更是被逼的無法出門。

每日收到的官宦人家女眷的拜帖成筐的抬出門房。

動各個寺廟的土地,也算觸及他們的逆鱗,反彈也同樣超出王寧遠的想象。

這也讓改革派的夏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這還是京城首善之地的佛門,若是整理整個國朝的佛門田產,那震動想想都讓人頭疼。

阻力如此之大,不止讓王寧遠心疼,同樣也讓改革派一時有些沉默。

在京城用強硬手段自然不合適,強硬往往伴隨著暴力。

遇大事要心靜,王寧遠索性離了府衙,回到京城的宅子裡飲茶納涼。

茶香在口齒中流轉,韓彬難得的感歎一句。

“還得是家鄉的綠茶,飲之讓人心寬。

東家,既然沒法一口拿下,您那套切香腸的定計也不錯。”

亓師的眼神也離開手裡的茶杯。

“自古變法能成者寥寥無幾,大人雖然準備充足,可在海甸是試探佛門畢竟沒有觸及其根本。

自佛教進華夏大地,無論帝王是否崇佛,信奉佛教者有增無減。

假借佛教做亂者更是多不勝數。

動佛教田產無異於滅佛,最近一次由帝王主持的滅佛是周世宗柴榮滅佛。

五代之亂聞之斷人腸,周世宗一代明主能看不清佛教本質。

可笑有人借因果報應一說替佛門揚名,雖隻是民間傳說同樣讓人不恥。

藩鎮割據,佛門侵占大量的田產、礦產、湖泊河道資源,讓朝廷無錢可用。

佛門卻大肆融銅鑄造佛像,最讓執政者不可接受的是他們無需納稅。

借著佛門特權,他們收納逃兵、罪犯已然對當權者形成威脅。

部分州縣內佛門威信比之官府更強。

無論是從財政還是釋放有生人口,周世宗抑佛都無可厚非。

隻是天不遂人願,可惜了一代雄主。

砍不掉田產,那就斬斷他們的商路。

入了空門還留戀俗世的錢財,真是對佛主不敬。”

王寧遠無奈,隻能對田產一事暫時擱置,可清查不能停。

“勞煩亓師替持正起草一份禁約和檄文。

對於順天府內所有放債利息做出詳細說明。”

韓彬一急,立馬開口說道。

“東家,禁約一出您在朝堂上必會遭遇口誅筆伐。

若是朝臣群起攻之,拿春種說事?”

王寧遠又是一陣頭疼,再好的政策都需要人去執行。

哪怕天子腳下同樣有人因為各種原因在春種時連買種子的錢都需要借貸。

這是一門牽扯到許多人利益的生意。

“他們想看本官的笑話。

人不夠就加人,逼捐的銀子劃進課稅司。

種子貸順天府接了,有人從中作梗送去密雲背土。

收拾不了達官貴人和佛門高僧,還收拾不了這些胥吏。”

韓彬一臉愁容的看著亓師,王寧遠下辣手,胥吏短缺就得提前有所防備。

一聲爹爹讓院裡的氣氛立馬輕鬆起來。

“哎喲,我的乖閨女,啥時候回來的!”

馨姐兒到了王寧遠懷裡,小胳膊立馬摟住王寧遠的脖子。

吧唧一口之後,這才糯糯的說道。

“剛來,娘親正忙著收拾行李呢!”

爺倆說了一會小話,這才看到一臉愁容的秦鐘。

“還無起色?”

秦鐘紅著眼點點頭,王寧遠也隻能無奈的搖搖頭。

“可是拿著本官的名帖去請的?”

“京裡能請的太醫都請了,賈珍賈蓉更是請了太上皇身邊的老太醫。”

說著秦鐘一下跪在王寧遠麵前。

“聽說大人曾和秦將軍聊起西南巫祝,不知可否能解姐姐病症!”

西南少數民族確實有自己的醫藥哲學,有些哲學在當地還好。

這些醫藥既然沒能走出那片大山自然有樂觀原因。

更何況山高路遠,遠水解不解近渴。

看到秦鐘如此模樣,王寧遠卻也不好說出拒絕的話。

“聽說寧國府連佛道兩家的祈福道場都籌備完畢?”

說起這些秦鐘臉上的惱怒就一閃而過。

道場是準備了,坊間傳聞是給死人做法的消息卻如風般擴散。

“做法、念經、驅魔一日都沒停過。”

王寧遠忍不住歎口氣,眼睛一掃就看到夫人的裙角。

自己這個夫人不會又被秦業送來的東西給收買了吧。

自從入職順天府,整日忙的腳不沾地,秦鐘就是膽子再大也不敢求到自己麵前。

能給他王家的名帖去請太醫已經算是仁至義儘。

“也罷,我一會就修書一封送到秦將軍處,讓她儘快選兩位巫祝入京。

不得大肆聲張,也讓賈珍管好寧國府人的嘴巴。”

巫祝,中原大地上更多的將他們稱作巫術。

不入流,更多人喜歡將他們稱作邪祟。

隻是在史書中背了多少黑鍋,王寧遠也不想去統計。

王寧遠剛答應,張穗就帶著丫鬟,捧著文房四寶向著亭子走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